“我的狗狗刚满1个月,能驱虫吗?”
“听说驱虫药有毒,是不是等狗狗大一点再做更安全?”
“小狗没怎么出过门,应该暂时不用驱虫吧?”
很多新手铲屎官可能有给狗狗驱虫的意识,却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开始驱虫才正确,今天,我将系统解答 “狗狗多大可以驱虫” 这个核心问题,帮大家建立科学的驱虫观念。
一、小狗首次驱虫的时间
狗狗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,也可以选择内外同驱。
1.体内驱虫:一般建议从45日龄开始,主要针对蛔虫、绦虫、钩虫等体内寄生虫。
2.体内驱虫:根据驱虫药说明确定具体时间,一般的体内驱虫滴剂是限制8周龄以上的狗狗使用。
驱虫周期表:
高风险犬需升级防护:
●长期吃生肉的狗狗:容易感染绦虫和钩虫,需每月进行体内驱虫;
●南方潮湿地区犬:跳蚤感染率超60%,体外驱虫需坚持每月1次;
●狩猎犬:接触野生动物概率高,推荐使用广谱驱虫药。
二、狗狗驱虫药怎么选?
幼犬驱虫建议选择大宠爱(塞拉菌素),虽然驱虫谱较窄,但安全性高。
6月龄以上的狗狗外出频率增加,建议选择虫谱更广的驱虫药,推荐方案:
1.体内+体外:爱滴克(非泼罗尼滴剂)+普拿杜(芬苯达唑片),能驱杀大部分的体内外寄生虫。
2.内外同驱滴剂:滴派(吡虫啉莫昔克丁滴剂)+吡喹酮复方制剂,交替使用。滴派的驱虫谱很广,可以预防大部分宠物体内外寄生虫,还可以预防心丝虫,但无法驱杀绦虫。吡喹酮复方制剂对绦虫的驱杀效果较好,所以适合与滴派交替使用。
⚠️注意:驱虫后 1-2 天内,部分狗狗可能出现轻微呕吐、腹泻,这是寄生虫死亡释放毒素引起的正常反应,通常 24 小时内会自行缓解。若出现精神萎靡、食欲废绝或便血,需及时就医。此外,驱虫后应及时清理狗狗的粪便和生活环境,避免虫卵扩散。
三、驱虫与疫苗的科学排序:谁先谁后?
关于先驱虫还是先疫苗的争论,科学数据给出了明确答案。
1.先驱虫,再打疫苗
体内寄生虫会抑制系统的免疫功能,如果狗狗在感染寄生虫的状态下去接种疫苗,可能会降低抗体的产生率,还可能在接种疫苗后出现呕吐、腹泻等不良反应。
2.标准操作流程
●先驱虫:45日龄首驱
●再疫苗:驱虫后间隔7天接种第一针疫苗
●加强驱虫:疫苗全部完成后7天再驱虫一次
最后需要强调的是,低龄幼犬驱虫没有 “统一公式”,必须由兽医根据体重、日龄、感染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定期驱虫不仅是健康管理,更是责任担当——研究显示,约21%的家庭蛔虫感染源自家养犬。科学驱虫,守护的不只是爱犬的生命安全,更是全家人的健康屏障。